首页 资讯 新闻动态

湖北省博物馆2024年展览预告

发布时间:2024-03-13 15:49:06    浏览次数:676 次   

一、基本陈列(通史类、专题类)

  1.极目楚天—湖北古代文明展

旧石器时代郧县人头盖骨(湖北省博物馆藏)

新石器时代石家河玉人(湖北省博物馆藏)

商代盘龙城兽面纹铜卣(湖北省博物馆藏)

云梦睡虎地秦简(湖北省博物馆藏)

西汉云凤纹漆盘(湖北省博物馆藏)

明鎏金铜玄武(湖北省博物馆藏)

“极目楚天—湖北古代文明展”为新推出的基本陈列。展览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省博物馆时指出“荆楚文化是悠久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地位举足轻重”的重要论述为指导,遵循“彰显荆楚文化魅力、展示湖北文明发展历程、突出馆藏文物特点、体现最新学术研究成果”的理念,突出湖北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地位,对中华文明作出的贡献,充分展示湖北得中独厚的地理环境,在母亲河长江的滋养下形成的崇尚自然、浪漫奔放、兼容并蓄、趋时拓新的文化特点。展览分为史前、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时期五个部分,展出郧县人头盖骨、石家河玉器、秦汉漆器、秦汉简牍、六朝铜镜、唐宋瓷器、武当道教文物等。

开展时间:2024年12月

地点:北馆二楼

2.极目楚天—湖北近代风云展

《两湖总师范学校同学录》(湖北省博物馆藏)

《刘静庵烈士画像》(湖北省博物馆藏)

熊秉坤稿本《前清工程八营革命实录》(湖北省博物馆藏)

李作栋获得的“勋四位”章(湖北省博物馆藏)

互助社成员冼震(字百言)手稿(湖北省博物馆藏)

“极目楚天—湖北近代文明”展为新推出的基本陈列。展览反映的历史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重点展示晚清汉口开埠、洋务新政、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突出近代湖北人民探寻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一举推翻帝制,创建民主共和国的历程,以及自立自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开展时间:2024年12月

地点:北馆三楼

3.荆楚陶雅 瓷韵江夏——馆藏陶瓷精品展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湖北省博物馆藏)

“荆楚陶雅 瓷韵江夏——馆藏陶瓷精品展”为新推出的基本陈列,包括陶塑展和瓷器展两个部分,陶雅瓷韵,相映成辉。 陶器展品侧重于陶塑艺术, 主要包括历代陶俑、动物雕塑和模型明器。瓷器展品中,主要突出的是本省各地出土的各个时期各个窑口的瓷器,也有来自于历年的征集以及故宫的调拨瓷器。其中,出土瓷器以鄂城出土六朝青瓷、武昌出土隋唐青瓷、江夏“湖泗窑系”出土两宋青白瓷、各地藩王墓出土元明青花、彩瓷、单色釉瓷为大宗,体现的是处于长江中游地区南北交汇东西联通的“湖北特色”。

开展时间:2024年12月

地点:北馆三楼

4.荆楚百年英杰展

本展览是对原“荆楚百年英杰”展览的提升。湖北自古以来人才荟萃,享有“惟楚有才”的美誉。本展览通过对湖北近现代名人的介绍,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荆山楚水英杰,其中有指点江山的国家领导人,有救国救民的革命先烈,有冲锋陷阵的军旅名将,还有建功立业的科技精英、学术大师、艺术泰斗……他们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是民族的骄傲,更是湖北人民的光荣。

开展时间:2024年12月

地点:北馆四楼

5.湖北工艺美术精品展

袁嘉骐 绿松石雕刻《武当朝圣图》(湖北省博物馆藏)

本展览是新推出的基本陈列,展出湖北省博物馆馆藏工艺美术精品,包括刺绣、玉雕、书画、陶艺、漆艺、剪纸等门类作品二百余件,以展示和传承工艺美术精品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反映湖北工艺美术大家的精湛技艺,使观众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工艺的历史、技艺和文化内涵,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开展时间:2024年12月

地点:西馆二楼

二、临时展览(世界文明与艺术、音乐文物、书画艺术、数字线上)

  1.琴书相会——文人琴家丁承运

中国古琴音乐艺术历三千年不辍,是代表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精华的艺术遗产。2003年11月7日,中国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现已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文化财富。为纪念中国古琴艺术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二十周年,湖北省博物馆和武汉音乐学院联合举办此展。丁承运教授是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文人琴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丁承运教授恪守了文人琴家的正统本色,其生活形态、思想方式秉承传统文人中正和平的气质,展览多方位展示丁承运先生生活的不同侧面,呈现丁承运的琴瑟艺术阐发的金石声韵和书法作品释放的魏晋风骨。

时间:2024年1月至6月

地点:南馆四楼临展厅

  2.甲辰龙年“寻龙探宝”线上展

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动物,与凤凰、麒麟等并列为祥瑞。作为中华文化的象征,它承载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各大博物馆珍藏着众多龙文物,甲辰龙年,湖北省博物馆推出“寻龙探宝”线上展,展示湖北省博物馆及全国其他博物馆馆藏文物中的龙形象。

时间:2024年1月

3.华彩——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清代广珐琅特展

乾隆“福寿康宁”八吉祥纹如意(承训堂藏)

珐琅是指将粉状的硅酸盐玻璃和金属氧化物溶于金属等胎体表面的工艺技术,按制作技艺可主要分为掐丝珐琅、錾胎珐琅和画珐琅。广珐琅泛指广州生产的金属胎画珐琅。画珐琅技艺源于欧洲,清代广东工匠吸收欧洲珐琅技艺,将其与中国传统技法融汇,形成特色鲜明的广珐琅。经融合创新后的广珐琅远销海外,被欧洲人唤以“华彩”。

展览展出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的130余件清代金属胎画珐琅及相关精品,主要介绍广珐琅的发展历史、工艺特点和海内外市场。力图为观众呈现清代广珐琅的历史渊源、艺术风采及其中西文化交融的特点。

时间:2024年8月至12月

地点:南馆三楼临展厅

  4.楮墨遗珍——馆藏先秦金石碑帖展(先秦秦代部分)

毛公鼎全形拓(湖北省博物馆藏)

碑帖拓本将刊刻在碑板、摩崖、金石上的古人书法手迹用捶拓的方法复制在纸张上,是书、刻、拓三者相结合的艺术作品。由于纸绢难存、碑石易毁,早期拓本较完整地保留了原书法作品的风貌,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展览依托湖北省博物馆馆藏先秦秦代金石碑帖善本近50件,从石刻拓片、砖瓦拓片、青铜器全形拓以及名家典藏金石碑拓等角度展示湖北省博物馆丰富和具有特色的先秦时期金石碑帖藏品,旨在呈现碑帖蕴含的历史信息,揭示金石碑帖背后的人物、事件与精神,进而引导观众了解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历史与文化。

时间:2024年6月至12月

地点:南馆四楼临展厅

5.传统之茧——欧亚大陆丝绸文化展

19 世纪俄罗斯喀山鞑靼妇女丝绸胸饰 (俄罗斯民族博物馆藏)

丝绸是历史上最精致、最昂贵的纺织材料。丝绸的历史是人类文化史上最引人入胜的一页。古代中国是桑蚕养殖和丝织业的发源地,对丝绸的巨大需求催生了丝绸之路,将欧亚大陆许多民族连接起来。此展览将丝绸作为欧亚大陆西伯利亚、中亚、伊朗、高加索和东欧地区文化的重要标志集中展出。

展览集中来自俄罗斯民族博物馆的藏品,展出欧亚大陆文化中手工艺丝绸织物的。它们是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文化和艺术的代表,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象征,包括伊朗的豪华丝绸地毯,东南高加索地区的头巾,斯卢茨克制造金织腰带、伏尔加河地区芬兰-乌戈尔人的丝绸服饰。展览将带给观众们对民族服饰的新的认识,更是了解各丝绸文化重要的载体。

时间:2024年8月至11月

地点:南馆四楼临展厅

三、荆楚文化走世界(出境展)

  1.凤凰故国——青铜时代湖北曾楚艺术展

东周曾侯乙建鼓座(湖北省博物馆藏)

东周曾侯乙铜鹿角立鹤(湖北省博物馆藏)

湖北古称荆楚,地处长江中游,长江与其最大的支流汉水在此交汇,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习近平主席指出:“荆楚文化是悠久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地位举足轻重。”

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伴随国家文明的发展,长江中游地区不断接受中原文明的滋养,逐步融入中央王朝体系之中。周王朝分封曾国于江汉地区,楚人崛起于荆山之间,在中原礼乐文明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青铜文化。凤是荆楚文化的重要图腾,体现了荆楚先民一鸣惊人、一飞冲天的创新求变,矢志不渝、涅槃再生的奋发图强精神。

本展览通过近年来湖北诸多重大考古发现出土的精美文物,向美国观众介绍曾国、楚国的历史、文化与艺术,展示中华文明在青铜铸造、髹漆、纺织等方面取得的令人赞叹的成就,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展览集中湖北省博物馆、荆州博物馆、随州市博物馆、襄阳市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展品263件(组),是近年来在美国举办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的出土文物特展。

时间:2024年4月到7月

地点: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2、伟大的茶叶之路

2024年是中蒙建交75周年、签署友好合作关系条约30周年、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为促进中蒙文化交流、推动“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24年6至7月在蒙古国举办“伟大的茶叶之路”专题展览,展示茶叶的种植、加工、运输、贸易过程,呈现了中国茶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万里茶道所蕴含的文化遗产价值,再现昔日万里茶道风貌。

时间:2024年7月

地点:蒙古国乌兰巴托

3、中国古代乐器展

西周李家楼人面纹庸(湖北省博物馆藏)

2024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为推动中俄文化交流,弘扬中国古代音乐文化,湖北省博物馆与俄罗斯联邦合作,举办中国古代乐器展,展出铜庸、古琴、皮黄乐器十余件,简明生动地向俄罗斯观众介绍中国源远流长的音乐文化。

时间:2024年9月至12月

地点: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音乐与戏剧博物馆(舍列梅捷夫宫)

四、支持中小博物馆展览

1、吉光华彩——湖北省博物馆馆藏瓷器精品特展

瓷器是在制陶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瓷与陶的区别主要在于瓷器以瓷土为原料,经过高温(1200 ℃以上)烧结,并在表面施釉。瓷器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人类文明的独特贡献。瓷器玉石般温润的质感,自发明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湖北省博物馆藏有大批瓷器精品,为馆藏文物重要门类。本展览以元明清瓷器为主,展示中华民族创造的绚丽辉煌的陶瓷文化。

元代承上启下,从单色釉瓷过渡到彩瓷时代,特别是元代青花瓷器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武昌、钟祥、荆州、蕲春、襄樊等地先后发掘了一批明代藩王墓葬,出土了一批品质优良的青花、彩瓷和单色釉瓷器。特别是纪年墓出土的瓷器,作为判定年代的标准器,显得尤为珍贵。馆藏以故宫调拨官窑瓷器为主,自康熙至宣统,没有缺环,基本涵盖了整个清代的官窑产品。

展览时间:2024年1月至3月

地点:湖北省咸宁市博物馆

  2.风卷红旗过关防——红二十五军在郧西历史陈列

1934 年 11 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离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在中共鄂豫陕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红二十五军坚持以武装斗争为先导,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不断壮大革命队伍,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这是红军在长征途中创建的唯一一块根据地。郧西人民在红二十五军的播种下,建立了第一批区、乡苏维埃政权,进行土地革命,点燃革命火种。红二十五军主力西征北上后,留在郧西的红七十四师在严峻条件下坚持斗争,使革命红旗继续飘扬在鄂豫陕边。

“风卷红旗过关防——红二十五军在郧西历史陈列”以关防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为依托。该旧址是第八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开展时间:2024年6月

地点:湖北省郧西县关防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

  3、百年巨匠——湖北省博物馆近现代书画特展

徐悲鸿《鱼鹰图》(湖北省博物馆藏)

张大千《山水图轴》(湖北省博物馆藏)

为支援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举办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518国际博物馆日主场活动,举办“百年巨匠——湖北省博物馆近现代书画特展” ,遴选馆藏名家巨匠之作,力图展示百余年中国书画艺术的独特风貌。

时间:2024年5月至6月

地点: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物馆

五、流动展览

1、惟见长江天际流——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文明展

为传承弘扬长江文化,湖北省博物馆举办《惟见长江天际流——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文明展》流动图片展以及配套互动体验课程,该展览汇聚长江沿线17家馆院之精品,在流动展览、讲解导览、主题课程、互动体验等环节,让社会公众感知从史前至夏商周时期长江流域丰厚的文化积淀。

时间:2024年1月至11月

地点:湖北省内各大中小学校及社区等地

2、“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联展

为全面推进社会公众爱国主义教育,湖北省博物馆举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流动展览。该展览由国家文物局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征集推介,并最终确定20个重点推介项目,形成主题流动展览,旨在充分发挥博物馆在全面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中的阵地作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厚植家国情怀、振奋民族精神,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时间:2024年1月至11月

地点:湖北省内各大中小学校及社区等地



来源部门:陈列展览部

撰  稿:汤文韵

审  核:曾 攀

终  审:张晓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