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天气炎热,暑期参观人流高度密集,对博物馆安全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湖北省博物馆党委、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要求严把入口关,守住安全“第一道”防线,确保暑期开放安全万无一失。为全面提升入口安检人员安全防范能力,7月21日,湖北省博物馆组织举办全馆X光安检机操作员及安检员专项技能培训,此次培训得到武汉市公安局和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公安分局的支持与指导,培训采用“理论+实操”双轨模式,理论性、专业性与针对性强,为全面提升博物馆安全保卫现代治理能力提供了坚实支撑。
一、理论筑基,强化专业认知
培训首阶段聚焦理论深度。在公安部门专家的系统讲解下,参训人员深入学习了X光安检设备的核心工作原理、复杂图像的高效判读技巧、各类禁限物品的精准识别方法,以及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标准化处置流程。课程紧密结合博物馆安检实际需求,特别强化了对文物安全构成潜在威胁物品的筛查能力,确保理论知识与岗位职责无缝对接。
二、实战锤炼,提升操作水准
实操作业环节在模拟真实安检场景下展开。参训人员分组轮训,在专家团队的现场指导下,反复演练设备规范化操作、图像快速精准分析、异常情况判断与上报等关键技能。通过高密度、情境化的实操训练,有效克服了日常工作中的操作盲点,显著提升了安检流程的流畅度与危险识别的敏锐性。
三、多方聚力,共筑安全屏障
本次培训的举办,充分体现了湖北省博物馆安全领导小组对安全保卫工作的高度重视,更得益于武汉市公安局及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公安分局的鼎力支持。多部门协同指导的模式,不仅为培训提供了强大的专业支撑,并有效建立了公安职能部门与文博机构携手保障公共文化场所安全的联动机制。
湖北省博物馆作为中央与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馆藏文物46万余件套,是来汉旅游游客的必打卡之地,年接待观众超过500万人次,年来馆外来车辆近40万台次。2025年1月湖北省博物馆优化参观动线,实行南、北门“两进两出”双向通行,全馆现有安检通道20余条,数量多,分布广,主要位于南、北门及停车场等入口区域。
安检是博物馆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其专业性直接关系到国宝与观众的安全。博物馆安保负责人表示,“此次系统化培训显著强化了队伍的技术素养与责任意识,我们将持续推动此类培训常态化,高标准打造让国家放心、让观众安心的安全环境。”
来源部门:安全保卫部
撰 稿:彭 翮
审 核:刘家彬
终 审:张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