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展览 临时展览

富岳三十六景——浮世绘特展

发布时间:2020-01-29 11:12:08    浏览次数:1.04万 次   

前言

浮世绘是主要流行于日本江户时代中后期(17~19世纪)描绘世俗生活百态的绘画,题材包括美人、风俗、风景、花鸟等,有手绘与木刻版画两种类型,以后者为主。浮世绘艺术风格独特鲜明,是最著名、最典型的日本美术样式,并对西方现代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西方透视原理等技法传入日本后,风景画(又称“名所绘”)成为浮世绘最重要的主题。葛饰北斋(1760~1849年)的《富岳三十六景》与歌川广重(1797~1858年)的《东海道五十三次》是其中的巅峰之作。特别是“巨浪”已经成为日本文化与艺术的象征。

本馆经意大利友人马达罗先生捐赠,收藏了上述两套作品,为1919~1971年间日本采用传统工艺制作拓印的版本。

浮世绘的起源

“浮世”一词来源于佛教,本义为虚幻无常、忧苦无尽的现实世界,后来指“当代”、“现代”,浮世绘这种反映市井生活与平民审美趣味的美术形式的诞生,与日本近世社会变迁密切相关。

室町幕府末期到战国时代(15世纪后期至17世纪初期),日本诸侯混战,社会动荡,大量出身平民的武士主导政局。适应武家审美品味的风俗画取代了此前流行的中国宋元风格水墨画。在日本绘画史中,这个时期的作品被通称为“近世初期风俗画”,京都、大阪是其艺术中心。新风俗画多是大型建筑的装饰或屏风,描绘全景式的城市景观,装饰性极强,是浮世绘艺术的先声。

随着德川政权逐渐统一日本,江户发展成经济、政治中心。宽文(1661-1673)之后,政局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中的平民富裕阶层的兴起带来了市民文化的空前繁荣,歌舞伎表演等娱乐业极为兴盛。以女性为主题的“宽文美人图”,为浮世绘中的美人、役者(歌舞伎演员)主题产生了影响。

德川幕府重视文教,较高的识字率使人数众多的平民阶层对通俗书籍的需求剧增,出现了如草纸(绘图本小说)等文学体裁,其中的版画插图对浮世绘版画的产生与发展有着关键作用。

一般认为菱川师宣(?~1649)是浮世绘版画的创始人。1672年,由他署名的版画绘本《武家百人一首》出版,被公认为是最早的平民画师署名作品,此后他绘制的一系列版画广为流行,使得浮世绘版画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手绘与版画浮世绘

浮世绘有手绘(肉笔)与版画两种形式。初期的画师多兼而有之。但菱川师宣之后,版画成为主流,“浮世绘”一词多特指版画。

在明和(1764~1772)至宽政(1789~1801)年间版画浮世绘艺术的鼎盛时期,画师多以版画创作为主,即使如鸟居清长(1752~1815)、喜多川歌麿(1753?~1806)等两者皆精的大师也较少创作手绘作品。葛饰北斋这样的多面手并不多见。

版画浮世绘不仅需要画师精心绘制底稿,更需要高水平的雕版师、拓印师紧密协作,才能保证作品的质量。不同于手绘作品多采用矿物颜料,版画多使用植物性颜料或化学颜料,以呈现出明澈轻盈的色彩。

版画浮世绘从最初的单色墨摺,经历墨摺笔彩丹绘、红绘、漆绘、套色彩印的红摺绘,至明和年间出现了成熟的锦绘,达到艺术的高峰。

版画浮世绘的发展

墨摺绘:延宝(1673~1681)年间出现的单色墨印版画。在墨摺基础上手工着色称为笔彩。

丹绘:以矿物颜料铅丹(氧化铅)为主着色的墨摺笔彩,流行于元禄(1688~1704)至正德(1711~1716)年间。

红绘:用植物颜料取代铅丹的墨摺笔彩,色彩较之丹绘更加精致细腻,流行于宽保(1741~1744)至延享(1744~1748)年间。

漆绘:在笔彩的墨色中增加胶质,用来描绘衣带、头发等部位,增强立体质感,有的甚至用金粉装饰。

红摺绘:红、绿、黄三色为主的套版印刷版画,而以红色为主。延享元年(1744)左右出现后,取代了笔彩。

锦绘:成熟的多色套版印刷版画。明和二年(1765)左右,年历版画和狂歌配图“摺物”风靡一时,各出版商均投入大量资金竞相印制,刺激了版画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锦绘”。锦绘用版更多、尺寸更多样、纸张质量更好、色彩更丰富华美,表现力更强,成为浮世绘主流。铃木春信(1725?~1770)被认为是第一位锦绘大师。

蓝绘:江户时代后期, 来自德国的化学颜料普鲁士蓝被应用于浮世绘中。纯以这种价格昂贵的蓝色印刷或掺以少量其他彩色的浮世绘被称为“蓝绘”。

葛饰北斋

葛饰北斋本姓川村,幼名时太郎、后称铁藏。1760年出生于总国葛饰领本所割下水(今东京都江东区),自幼在江户隅田川(今东京都墨田区)长大。幼年时被过继给一位幕府御用铸镜师中岛伊势。年轻时的北斋6岁开始绘画,曾在租书铺中打工,并学习过雕刻木版。19岁时,北斋投入著名的浮世绘大师胜川春章(?~1792年)的画室成为学徒,画号为“春朗”,学习绘制胜川派擅长的“役者绘”(以歌舞伎演员为内容)。但他很快开始吸收其他流派的风格。

1793年,他离开胜川派画室,模仿更早的琳派画师改名“宗理”,吸收日本各派绘画及西洋绘画透视技术,接受个人订制的册页,绘制狂歌绘本及美人图。1798年,他开始使用画号“北斋”和“辰政”,此后一方面接受美人图等的订单,另一方面为曲亭马琴的小说绘制了大量插图,并创作包罗万象的《北斋漫画》。1820年,61岁的北斋将画号改为“为一”。1830年代,北斋达到了绘画生涯的巅峰,创作出《富岳三十六景》等系列风景画。晚年的北斋生活贫困,颠沛流离。他采用“画狂老人”、“卍”等画号,版画浮世绘作品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肉笔绘”(手绘),直到80余岁高龄,北斋依然笔力不减,留下了数量巨大的作品。1849年,北斋逝世于江户浅草圣天町寺院。

在漫长的艺术生涯中,北斋始终保持着强大的艺术活力,创作了一万件以上的作品,而且风格极为多变。没有任何其他日本艺术家如北斋一样享有世界性的声誉,并深刻影响了西方现代艺术。

溪斋英泉《北斋像》

《富岳三十六景》

早在1823年左右,葛饰北斋就已经开始绘制关于富士山主题的作品。1831年至1833年,西村屋与八(二代)的“永寿堂”发行了北斋创作的《富岳三十六景》,此前创作的《神奈川冲浪里》和《凯风快晴》等都被纳入其中,落款为“北斋改为一笔”或“前北斋为一笔”。北斋最初计划创作三十六幅,由于出版后销路极佳,又追加了十幅。虽然广告中宣称全套作品将会多至百幅,但最终仅完成四十六幅。初版的《富岳三十六景》每幅都被印刷了五千至八千张左右,极大地提高了普通日本民众对本国艺术的理解与热爱。

《富岳三十六景》的前三十六幅原用蓝绘,以当时从西方传入的、价格昂贵的化学颜料普鲁士蓝(Prussian Blue)为主要原料印刷,表现出天空、大海的丰富层次。后因广受欢迎,又改用锦绘。

《富岳三十六景》描绘了从不同地点远眺富士山的风景。北斋成功地采用了透视法和明暗关系,用不同色彩表现出富士山在不同季节、天气和角度产生的微妙变化。北斋大胆地使用几何形构图,将神圣的富士山与农民、渔夫等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劳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展示了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强大分析能力。有部分画作甚至没有实景依据,是北斋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用个人视角加以重构的结果。

富士山位于东京西南方约80公里处,横跨静冈县和山梨县,主峰海拔3776米,是日本国内的最高峰,也是日本重要的象征之一,被视为圣山,亦被称为“不二”、“不尽”(与“富士”日语读音接近)或“富岳”。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最近一次喷发在1707年。

江户时代,富士山成为宗教信仰的重要标志,有许多融合了神道教和佛教的宗教以富士山为崇拜对象,使得平民也流行攀登富士山。《富岳三十六景》中的《诸人登山》即描绘了这一场景。

《富岳三十六景》部分场景对应今地

1、山下白雨

落款:北斋改为一笔

横大判锦绘

长37.1,宽25.2厘米

高见泽研究所1971年版

制作:高见泽忠雄

“白雨”是夏日暴雨,北斋却没有直接描绘雨景。锥形的富士山占据了画面三分之二,白色的山尖在祥云状的云朵和蓝色天空之上。山麓的大片岩石已经被风暴染得漆黑。红色的闪电在右下角撕开了山脚的黑色,释放出无穷的能量。《凯风快晴》描绘的是“赤富士”,本作则是“黑富士”,二者是晴与雨、静与动的对比。据推测北斋在这两幅作品中的视点都应在富士川入海口附近的骏河湾海上。

2、深川万年桥下

落款:北斋改为一笔

横大判锦绘

长37.6,宽25.4厘米

高见泽研究所1971年版

制作:高见泽忠雄

雕师:菊田幸次郎

摺师:桥诸光男

万年桥在江户小名木川和隅田川的交汇处,位于今东京都江东区。拱形的万年桥两头连接着房屋店铺,桥上行人熙熙攘攘,桥下有小舟驶过,而右侧的独钓者却又营造出宁静恬淡的氛围。画面上方用深浅不同的蓝色描绘出天际,并倒影在下方的水面上。画面正中心并不是远方的富士山,而是一座小小的石塔。

3、东都骏台

落款:北斋改为一笔

横大判锦绘

长38,宽26厘米

高见泽研究所1971年版

制作:高见泽忠雄

骏台即今东京都千代田区神田骏河台,当时是大名住所集中之处。画面的前景右侧为大屋顶,一旁崎岖不平的黄土地面,从右侧上升到左侧。左侧倾斜的树木郁郁葱葱,遥遥指向远方的富士山。山道上来往匆匆的行人、商旅、武士多负重而行,似乎略有疲态。清澈的神田川从行人前方流过。

4、青山圆座松

落款:北斋改为一笔

横大判锦绘

长36,宽25.8厘米

高见泽研究所 1958年版

制作:高见泽忠雄

原宿的龙严禅寺位于今东京都涩谷区,其中茂盛的松林是当时的名胜。近景中半圆形的绿色小山和远方三角形的富士山在构图上形成对照。作品底色带有淡淡的红色,静谧的富士山漂浮在云端,云蒸霞蔚。松树右侧的石塔旁数人饮酒作乐,静中有动。

5、武州千住

落款:北斋改为一笔

横大判锦绘

长36,宽25.6厘米

高见泽研究所1958年版

制作:高见泽忠雄

“武州”为武藏国的别称。千住是日光街道(今东京都到栃木县日光市)的第一个宿场,位于今东京都足利区。德川幕府以江户为中心修建驿道,日光街道等五条主干道被称为“五街道”,沿途都有宿场(驿站)。北斋没有关注宿场的繁华,而是描绘了乡村场景。画面中最醒目的是立于荒川之上的四个灌溉水门。富士山从水门中透出。近景是两个垂钓之人,钓杆高斜,将一位牵马的行人目光引向富士山。马头低垂,背上驮着长葱,似乎不愿前行。缰绳被固定在地上恰好形成三角形,构成与富士山的三角形、水门的方形之间的呼应与对照。

6、甲州犬目峠

落款:北斋改为一笔

横大判锦绘

长37,宽25.3厘米

高见泽研究所1958年版

制作:高见泽忠雄

甲州为甲斐国的别称。犬目峠位于今山梨县上野原市,至今仍是观赏富士山的绝佳地点。富士山出现在画面远景,日光在山上形成了不同颜色的条纹。发源于富士山的桂川溪谷中升腾的白云笼罩了山脚。前景中山坡从左侧向右侧隆起,优美的曲线与富士山的三角对应,两名行人在坡上行走,两名行人在坡下牵马。山坡上草间的新绿、富士山顶融化的残雪、裸露的土地和两株葱绿的大树都说明了春天正要来临。

7、尾州不二见原

落款:北斋改为一笔

横大判锦绘

长38,宽26厘米

1971年版

雕师:中川忠七

摺师:小野寺隆二

监修:楢崎宗重

尾州是尾张国的别称。画面描绘的地点是今爱知县名古屋市中区富士见町。本作又被称为“桶屋之富士”,是北斋几何构图的经典范例。占据画面中心的是巨大的圆桶。富士山覆盖着白雪的三角形山尖从圆桶中露出,虽然极小,却处于透视的焦点。北斋用寥寥几笔勾勒出背景中的稻田。箍桶匠人背对富士山正在一丝不苟地工作。圆形的桶沟通了北斋心中神圣的富士山与世俗的劳动。

8、骏州江尻

落款:前北斋为一笔

横中判锦绘

长28,宽19.5厘米

1919年版

骏州为骏河国的别称,江尻是东海道上的宿场,位于今静冈县静冈市清水区。七名行人在稻田中间的驿路上赶路,突起的狂风造成了混乱。最前方女性手中的纸被风吹起,与树叶、行人的斗笠一起飞舞。宏伟的富士山仅仅是线条勾勒而成,与前景的纷乱形成强烈的对比。

9、江都骏河町三井见世略图

落款:前北斋为一笔

横大判锦绘

长37.7,宽25.4厘米

高见泽研究所1958年版

制作:高见泽忠雄

“三井”是1673年三井高利创办的“越后屋”吴服(和服)店,1683年搬迁到江户骏河町(今东京都中央区日本桥室町)。“见世”是“当今”的意思。北斋描绘了江户繁华商业生活的一个片段。三位工匠在修理右侧高耸的屋顶,两只风筝将人的视线引向富士山。房屋的屋檐、风筝交错的斜线、富士山构成了不断重复的三角形。

11、从御厩川岸看两国桥的夕阳

落款:前北斋为一笔

版元印:永寿堂(朱文)

横大判锦绘

长37.3,宽24.9厘米

高见泽研究所1958年版

制作:高见泽忠雄

幕府的马厩曾位于隅田川西岸,其附近被称为御厩川岸,位于今东京都墨田区,1690年开始成为渡口。川上的两国桥联通了武藏国和下总国。夕阳下,隅田川蓝色的波涛层层叠叠。风尘仆仆的行人挤上渡船,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船尾的摆渡人每日穿行于河上,似乎突然意识到夕阳下富士山的存在,于是抬头望向远方。逆光的富士山仅仅是一个黑色的影子。人与自然、世俗与神圣在这一瞬间产生了联系。

10、神奈川冲浪里

落款:北斋改为一笔

横大判锦绘

长36.2,宽25.2厘米

芸草堂1971年版

《神奈川冲浪里》不仅是北斋艺术生涯与浮世绘艺术中最著名的作品,它甚至已经超越了日本文化,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深入人心的艺术形象之一。

这幅作品的构图极为大胆,充满了变形和夸张。滔天巨浪如巨龙般涌起,白色的泡沫从天空中压下,三艘渔船在海浪中挣扎穿行,看似惊险,却又充满意趣。白雪皑皑的富士山从波谷中心透现,渺小却岿然矗立,神圣庄严地迎来第一缕阳光。这幅作品表现出海洋、天空、山岳中动静、阴阳的对立与互动。普鲁士蓝的应用,使大海充满了丰富的层次与活力。

在司马江汉的影响下,北斋此前在《江岛春望》等作品中就绘制过海浪场景。在《富岳三十六景》之后,北斋在《富岳百景》、《千绘之海》中继续描绘海浪,这成为他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

12、五百罗汉寺荣螺堂

落款:前北斋为一笔

版元印:永寿堂(朱文)

横大判锦绘

长37,宽25.2厘米

高见泽研究所1971年版

制作:高见泽忠雄

江户东郊的五百罗汉寺是黄檗宗的禅寺,始建于元禄(1688~1704年)间,名字来源于寺中著名的五百罗汉像,位于今东京都江东区。荣螺堂是寺中的建筑,观者需要经过三层螺旋状的台阶才能上到顶层参拜百观音。在观景台上,两名游客坐在右侧,艺妓、武士和小孩都在眺望地平线上的富士山。

13、砾川雪之旦

落款:前北斋为一笔

版元印:永寿堂(朱文)

横大判锦绘

长36.2,宽25.2厘米

1971年版

雕师:中川忠七

摺师:浜野福松

监修:楢崎宗重

砾川位于今东京都文京区小石川。雪后的清晨,五位游客来到牛天神北野神社中的茶舍,观赏江户川和富士山的雪景。画面几乎被白雪覆盖,天地苍茫,只有屋顶和青松露出断续的黄绿色。一名女性伸手指向天空,高空中三只飞鸟翱翔,为雪后的寂静增添了动态。本作是《富岳三十六景》中唯一的雪景。

14、下目黑

落款:前北斋为一笔

横大判锦绘

长38.3,宽25.6 厘米

高见泽研究所1958年版

制作:高见泽忠雄

下目黑村位于今东京都目黒区。U形的梯田和山坡左右对称,去往泰叡山泷泉寺的小路在山间蜿蜒。富士山从山间的谷底露出。右下角两个为德川将军猎鹰的鹰匠,他们似乎在向农民问路,农民恭敬地下跪答话。左侧山坡上一位农民正背着锄头。近景的中央一位妇人带着两个孩子正在劳动。整个画面从前方粉红色云朵中浮现出来,干草堆和屋顶的褐色与提点的绿色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祥和的田园生活场景。

15、隐田水车

落款:前北斋为一笔

版元印:永寿堂(朱文)

横大判锦绘

长37,宽25.5厘米

加藤版画研究所1971年版

隐田村坐落于涩谷川上,即今天繁华的东京都涩谷区神宫前和原宿。画面左侧完全被巨大的水车小屋和半圆形水车占据,北斋用极细致的笔触描绘了水流的运行。两个男人扛着沉重的包裹向小屋走去,两个妇女在清洗东西,一个孩子牵着乌龟在一旁玩耍。空旷原野上的富士山似乎在默默注视着繁忙劳动的农人。

16、相州江之岛

落款:前北斋为一笔

版元印:永寿堂(朱文)

横大判锦绘

长37.6,宽25.5厘米

高见泽研究所1958年版

制作:高见泽忠雄

江之岛是位于今神奈川县藤泽市片濑海岸的一个连陆岛,为著名的观景圣地。在江户时代,只有退潮时才能露出从湘南海岸前往江之岛的沙路。1923年关东大地震之后,江之岛才与陆地相连。江之岛上有供奉弁财天(象征口才、音乐与财富的女神)的江岛神社以及江之岛灯塔,因此游人络绎不绝。北斋用较高的视角俯瞰黄昏时粉红色的海岸,海中波光粼粼,沙路上有三两成群骑马或步行的旅人。江之岛上的房屋、神社用几何形表现,茂密的树木掩映着神社的三重塔。右侧海中的一艘小船落下风帆,正好停在夕阳下的富士山前。

17、东海道江尻田子浦略图

落款:前北斋为一笔

横大判锦绘

长37.7,宽26.1厘米

加藤版画研究所1971年版

东海道是连接江户与京都的驿道,田子浦位于今静冈县静冈市清水区的骏河湾沖。富士山在绿树的映衬下格外美丽。巨大的黄云把富士山和村落分隔开。数艘渔船在深蓝色的波涛中捕鱼,船夫奋力摇橹。大船的弧线与富士山左侧山麓的弧线形成鲜明的呼应。于此同时,海岸上村民在盐田里劳作,其后是著名的“三保松原”。从《万叶集》开始,三保松原一直就是和歌的创作题材,也是浮世绘中常见的题材。

18、东海道吉田

落款:前北斋为一笔

横大判锦绘

长36.9,宽24.8厘米

高见泽研究所1971年版

制作:高见泽忠雄

吉田是东海道上宿场,位于今爱知县丰桥市。北斋描绘了一座“不二见茶屋”的室内场景,方形的窗户和门框构成了有趣的透视关系,形形色色的人通过一扇大窗户观赏富士山。蓝天白云中富士山如同一幅风景画悬挂在墙上。中心的两位女性一人远眺富士山,一人回首与送茶的老板娘对话。右侧两位男性正在抽烟,神情悠然自得。左下角是两位瘦骨嶙峋的抬轿人,一位在休息,一位在敲打草鞋。

19、上总海路

落款:前北斋为一笔

横大判锦绘

长37.5,宽25.5厘米

高见泽研究所1971年版

制作:高见泽忠雄

上总国位于关东东南部的房总半岛,西邻东京湾。本作描绘的是今千叶县安房郡锯南町的海景。江户时代,东京湾沿岸各地向江户运输米、酒、酱油等日用品的主要工具是画面中的“五大力船”,这种船长度在9米至19米之间,一直沿用到昭和初年。北斋精确地表现了巨大的船只结构,连舷窗内的人也清晰可见。构图最精妙之处在于鼓起的风帆和帆绳构成了各种三角形,远处三角形的富士山也嵌入其中。海面呈弧形以表现视角之宽广,右侧绿树覆盖的陆地是三浦半岛。

20、江户日本桥

落款:前北斋为一笔

横大判锦绘

长38,宽25.6厘米

高见泽研究所1971年版

制作:高见泽忠雄

江户日本桥位于今东京都中央区,横跨日本桥川。日本桥是德川幕府规划的驿路“五街道”的起点,也是近代日本全国公路网的起点,附近是江户商业中心。繁华的日本桥是浮世绘常见的主题。北斋虽然采用较高的视角,但没有完整地画出整个日本桥,仅仅表现了桥上人头攒动、车水马龙的景象。河川上两侧的仓库排列整齐,工人正在从船上卸货。透视的焦点是一石桥和江户城(现为皇居)。江户城显得远离尘世,它上方的富士山尖高耸出云。

21、隅田川关屋之里

落款:前北斋为一笔

横大判锦绘

长37,宽24.5厘米

高见泽研究所1971年版

制作:高见泽忠雄

关屋是江户北部的隅田川附近的村庄,位于今东京都足立区千住曙町。三名武士骑马在蜿蜒的道路上飞驰,向后飞扬的衣服说明了速度之快。稻田分布在路两侧,富士山出现在两株松树之间。静态的富士山与前景动态的人物实现了平衡。红色被用于中间武士、松树、富士山,吸引了观众视线向富士山转移。北斋在1826年创作的肉笔绘《马上武士》与本作的题材和构图非常相似。

22、登户浦

落款:前北斋为一笔

横大判锦绘

长38,宽25.6厘米

每日新闻社1971年版

登户浦是关东重要的港口,位于今千叶县千叶市中央区,又名登渡。画中男女老少在浅海中捕捉鱼虾贝类,孩子也在海中嬉戏,已经有人得意地满载而归。一大一小两个鸟居属于祭祀妙见菩萨的登渡神社,灵山富士山出现在大鸟居之间。鸟居本用于区分神栖息的神域和人类居住的俗世,但此处北斋故意将欢乐的劳动场景置于鸟居之下。

23、相州箱根湖水

落款:前北斋为一笔

横大判锦绘

长37.7,宽25.3厘米

高见泽研究所1958年版

制作:高见泽忠雄

相州为相模国的别称。位于今神奈川县足柄下郡箱根町的芦之湖是观赏富士山的胜地。湖上云雾缭绕,三角状的杉树在黄色的山坡上包围着毫无波澜的湖面,一切人与动物都消失了,表现出绝对的静谧,雪白的富士山出现在弧形的山坡间。左侧树木中的箱根神社隐约可见,它是山岳信仰的重要地点,因供奉的关东守护神为历代将军所崇拜。

24、甲州三坂水面

落款:前北斋为一笔

横大判锦绘

长37.8,宽25.5厘米

高见泽研究所1958年版

制作:高见泽忠雄

本作描绘的是位于今山梨县南都留郡的河口湖风光。富士山靠山梨县一侧山麓的河口湖、山中湖、西湖、本栖湖、精进湖,被称为“富士五湖”。巨大的富士山在一片茅屋后陡然升起。葱翠的山峦树木和富士山都说明此时为夏季,但平静的湖水上富士山的倒影却头戴白雪,俨然是冬季的景象,且倒影明显错位。北斋在此虚实结合,描绘出眼前与心里的富士山图景。

25、东海道程谷

落款:前北斋为一笔

横大判锦绘

长37.4,宽25.2厘米

高见泽研究所958年版

制作:高见泽忠雄

程谷是东海道上的宿场,位于今神奈川县横浜市保土谷区,是武藏国和相模国的交界处,路边松树茂盛,是眺望富士山的胜地。北斋忠实地描绘了此地的初夏风光。八株松树姿态各异,富士山弧线优美。两个挑夫在前景休息,放下了他们的驾笼。马夫牵着马,他的主人低头坐在马上。马夫目光投向富士山,似乎是唯一一个被富士山所吸引的行人。一位虚无僧在右侧独自行走。虚无僧是日本禅门临济宗之一派普化宗僧人。虚无僧吹尺八在诸国行脚。江户时代,德川幕府规定虚无僧需穿蓝色或灰色的无纹衣服、腰袋内配备乐器尺八、头戴称作“天盖”的深编笠。

26、武州玉川

落款:北斋改为一笔

长37.5,宽25.2厘米

横大判锦绘

高见泽研究所1971年版

监修:高见泽忠雄

雕师:菊田幸次郎

摺师:岸英男

武藏玉川即今东京都府中市的玉川(多摩川)。近处的行人牵着负载沉重的白马,沿着河岸行走。玉川被北斋表现得格外宽阔,河中小舟的船首指向远景的富士山。富士山在带状的霞光之上,俯瞰着河川大地。北斋采取了较高的视角,却故意破坏了透视规则,近处的行人最小,远处的富士山最大,河中的行舟居中。水平宽带状的河流和霞光使得富士山与俗世生活隔绝,增加了它的神圣感。

27、东都浅草本愿寺

落款:前北斋为一笔

版元印:永寿堂(朱文)

横大判锦绘

长37.8,宽26厘米

高见泽研究所1971年版

制作:高见泽忠雄

江户本愿寺始建于天正十九年(1591年),明历三年(1657年)遭遇大火之后,从神田迁到了今东京都台东区西浅草,是当时江户最大的佛寺。本作是北斋几何构图的得意之作。远景的富士山、中景左侧的鳞次栉比的屋顶和近景本愿寺的巨大山墙,各种大小不一的三角形元素相互呼应。五个修理屋顶的工匠显示出建筑的宏伟。左侧方形的脚手架从屋顶中升起。画面对角线上一只象征着新年的风筝将观众的视线引向富士山。

28、武阳佃岛


落款:前北斋为一笔

横大判锦绘

长37,宽24.8厘米

1971年版

佃岛位于今东京都中央区隅田川河口处。江户时代早期,一批来自摄津国佃村的渔民移居至此,因此称为“佃岛”。隅田川风平浪静,水波不兴。大大小小的船只或是载货、或是捕鱼,一片繁忙景象。中央的佃岛被树木覆盖着,露出屋顶与系泊杆。构图似很凌乱,但视觉的焦点仍是远处地平线上的富士山。

29、凯风快晴

落款:北斋改为一笔

横大判锦绘

37.4×25.2厘米

芸草堂1971年版

“凯风”出自《诗经·凯风》,意思是南风。本作描绘的是从今山梨县一侧看到的富士山景象。夏日清晨的南风拂过,天空布满波浪状的云朵,富士山顶积雪逐渐消融,整个富士山体被朝霞渲染成红色。左侧是平缓的绿色斜坡。北斋仅仅用密集的短竖线表现森林,增强了山体的威严。本作被称为“赤富士”,为浮世绘中最抽象、最神圣的富士山形象,与《神奈川冲浪里》、《山下白雨》并称为“三大役物”(大役是相扑力士最高等级的统称)。

30、相州七里滨

落款:前北斋为一笔

横大判锦绘

长37.4,宽27.2厘米

高见泽研究所1971年版

制作:高见泽忠雄

七里滨位于今神奈川县镰仓市,是著名的富士山观赏地,曾多次出现在江户时代的画作中。司马江汉(1747~1818)的《相州镰仓七里滨图》对北斋有着重要的影响。在1831新年时,出版商在《富岳三十六景》的广告中已经提及了本作。

富士山完全被白雪覆盖,祥云状的云雾在富士山左侧升腾。中间的小动岬被表现得巨大,怪石和树木占据了中心,而江之岛却被小得不成比例。前景是崎岖的滩涂,在暗淡的光影中,层层波浪涌向岸边。本作描绘的不是七里滨实景,而是出自北斋的想象,只用几排茅屋来表现村庄,完全没有人物出现,营造出略带荒寂的气氛。

31、相州梅泽左

落款:前北斋为一笔

横大判锦绘

长37.8,宽26.6厘米

加藤版画研究所1958年版

梅泽位于今神奈川县二宫町。学者认为雕刻师将“在”或“所”字误刻为“左”。五只仙鹤姿态各异地在富士山前盘桓,另有两只振翅向山巅方向飞去。绿色的丘陵层叠交错,蓝色的富士山笼罩在粉白色的云霭之中。

32、甲州石班泽

落款:前北斋为一笔

横大判锦绘

长38,宽27厘米

1971年版

监修:楢崎宗重

雕师:中川忠七

摺师:小野寺隆二

石班泽,又称“鳅泽”,是釜无川和笛吹川汇合后形成的险滩,是富士川的上游,位于今山梨县巨摩郡。一对父子正在兀起的礁石上捕鱼,父亲身着蓑衣,身体前倾,面对石班泽中的巨浪,他手中的网线被绷得笔直,将石、人、浪之间的张力充分表现出来,连接起人与自然。画面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富士山被抽象成轮廓,而礁石和渔人则刻画入微。本作最早使用普鲁士蓝,后期版本改为彩色锦绘。渔人身上的红色衣服在绿色岩石的反衬下格外醒目。

33、甲州三岛越

落款:前北斋为一笔

横大判锦绘

长37.5,宽26厘米

高见泽研究所1971年版

制作:高见泽忠雄

三岛越即今山梨县巨摩郡和静冈县骏东郡交界的笼坂崖。驿路旁一株巨大的树木拔地而起。三个旅人似乎震惊于树木之大,于是放下行李,合抱树干。祥云环绕的富士山被水平分为蓝色、白色和棕色三个色带。富士山左侧的斜坡与竖直的大树交错。富士山的轮廓被大树破坏,山与树形成了强烈对比,似乎意在突出自然的伟力。

34、远江山中

落款:前北斋为一笔

横大判锦绘

长37.4,宽25.5厘米

每日新闻社1971年版

本作描绘的是在远江国山中(今静冈县西部)眺望富士山的场景。构图极为大胆,搁在左高右低的木架上的巨大方木构成了对角线,两个木匠一上一下在锯木。木架下一位工匠磨锯,一位妇女背着孩子似乎正在说话。另有一人生火,升腾起滚滚浓烟。富士山被限定左侧三脚架内,怪异的云朵盘绕在它周围。

35、信州诹访湖

落款:前北斋为一笔

版元印:永寿堂(朱文)

横大判锦绘

长37.5,宽25.6厘米

加藤版画研究所1971年版

信州为信浓国的别称,诹访湖是信州最大的湖泊。画面正中央是两株松树与一座小屋(可能是小神社)俯瞰湖面。湖面上小舟向下诹访村的方向驶去,村里的屋顶从树丛中露出。远处可见高岛城和富士山。在锦绘的版本中,天空呈现淡淡的橙色,一片静谧安宁。左右分开的松树、屋顶、富士山都采用了三角形元素。

36、常州牛崛

落款:前北斋为一笔

横大判锦绘

长37.5,宽26.5厘米

高见泽研究所1971年版

制作:高见泽忠雄

常州为常陆国的别称,牛崛位于今茨城县潮来市,在日本第二大湖霞浦湖的南端,是著名的水乡。画面主体是一艘大型货船,船舱的内部结构和货物被刻画得细致入微。船夫从窗中探出头来,将淘米的水倒入湖中,平静湖面上的唯一声响惊起了两只白鹭。水面上的芦苇丛、冬日积雪覆盖下的富士山永恒而静谧,货船仿佛停留在一个超现实的世界中。

37、东海道品川御殿山不二

落款:前北斋为一笔

版元印:永寿堂(朱文)

横大判锦绘

长37.9,宽25.1厘米

1971年版

监修:楢崎宗重

雕师:伊藤进

摺师:伊藤智郎

品川是东海道的第一个宿场,位于今东京都品川区北品川。海边的御殿山从江户时代至今都是著名的赏樱地。本作色彩明丽,山坡上樱花盛开,游客在粉红色的花朵中野餐歌舞,弧形的小丘间穿插着方形的房屋。在樱花的映衬下,富士山从花树中升起,但游人似乎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无人注意富士山。值得注意的是,右下角的僧人背后风吕敷(包袱布)的纹饰正是《富岳三十六景》出版商永寿堂的标志。

38、本所立川

落款:前北斋为一笔

版元印:永寿堂(朱文)

横大判锦绘

长38.4,宽26.4厘米

加藤版画研究所1971年版

本所位于今东京都墨田区。三位工人在立川畔的木材场劳作,一个将木材掷给站在越堆越高的木堆上的同伴,还有一人在锯巨大的木料。北斋描绘了劳动的紧张感,捕捉了工人瞬间的动作。河川上露出半截货船,对岸的房屋鳞次栉比,被篱笆环绕。富士山只在右上角现出,并不引人注目。本作几乎没有曲线,密密麻麻的木材和房屋都用醒目的直线描绘。右下方木材上写着“西村置场”、“马食町二丁目角”、“永寿堂仕入”、“新板三拾六不二仕入”,这些都是《富岳三十六景》的广告。永寿堂的地址正是在江户马食町二丁目。有人认为这是暗示出版商为这套版画准备了足够的木材。

39、从千住花街眺望不二

落款:前北斋为一笔

横大判锦绘

长37.5,宽26厘米

高见泽研究所版1958年版

监修:高见泽忠雄

雕师:菊田幸次郎

摺师:岸英男

千住花街是千住的冈场所,位于今东京都足立区千住宫元町。江户时代幕府唯一承认的风月场所位于是吉原,其他非法的被称为冈场所。前景中向右侧行进的是大名参勤队伍。武士都带着佩剑,铁炮队的七人扛着装在红色袋子里的毛枪,其中三人向富士山望去。顺着他们的视线,两位女性坐在田埂上休息。秋季的稻田已经收割完毕,露出黄色的土地。冈场所房屋后方的富士山则已完全披上了雪装。

40、相州仲原

落款:前北斋为一笔

版元印:永寿堂(朱文)

横大判锦绘

长38,宽25.5厘米

高见泽研究所1958年版

制作:高见泽忠雄

仲原位于今神奈川县平塚市中原,这里是前往今神奈川县伊势原市大山寺参拜“不动明王”的要道。T行的两条路上有几组行人。六十六部游方僧(修行者将自己抄写的六十六部《法华经》一一送到灵验之处供养)背对观众,前方的妇女背着孩子,头顶着装满东西的篮子,渔夫在河里捕鱼。前方的路上两个扛着担子的人停了下来,一个旅人背着包袱(风吕敷)和伞,回头看向富士山。包袱上的纹饰是《富岳三十六景》出版商永寿堂的标志。中景是金黄色的田野,富士山居于远景正中。前景茅屋屋顶和挂着铃铛的绳子隐含的三角形构图与富士山形成了对应。

41、骏州大野新田

落款:前北斋为一笔

版元印:永寿堂(朱文)

横大判锦绘

1958年版

高见泽研究所版1958年版

监修:高见泽忠雄

雕师:菊田幸次郎

摺师:岸英男

骏州是骏河国的别称。大野新田是东海道原宿场和吉原宿场之间的湿地,位于今静冈县富士市。夕阳西下,一群樵夫赶着五头驮满木柴的牛走在回家的路上,两位妇女在前方带路,她们被重负压弯了腰。漠漠水面上,几只白鹭从富士山前飞过,一片祥和恬淡的田园景象。

42、甲州伊泽晓

落款:前北斋为一笔

版元印:永寿堂(朱文)

横大判锦绘

长38.5,宽26.8厘米

加藤版画研究所1971年版

伊泽是甲州街道(今江户到山梨县)的石和宿场,位于今山梨县笛吹市,这里是以温泉闻名的繁华城镇。拂晓时分,粉红的光芒照亮富士山和笛吹川旁的宿场。人们都在整理行装,或是骑马,或是步行,准备踏上新一天的旅途。远景朦胧的富士山被云气笼罩,与前景丰富的细节形成了鲜明反差。

43、骏州片仓茶园不二

落款:前北斋为一笔

横大判锦绘

长37.3,宽25.1厘米

每日新闻社1971年版

本作描绘的地点位于今静冈县富士市。静冈茶与京都宇治茶并称日本名茶。清晨的茶园一片繁忙景象。前景是松树下的茅草茶仓,一人正在仓前检查马掌,另一个人试图将马拉过小桥,其他人则挑着茶担。稍远处戴斗笠的妇女们忙着采摘茶叶。茶园被绘成红色,在远处才渐变为绿色,清晨的薄雾还笼罩着右侧的景物。富士山从茶园后的地平线拔地而起。本作视野开阔,北斋用点和短线描绘茶园、田野和房屋,这种技法对于后印象派的“分割主义”和“点彩”产生了影响。

44、东海道金谷不二

落款:前北斋为一笔

版元印:永寿堂(朱文)

横大判锦绘

长28,宽19厘米

1919年版

金谷是东海道宿场,位于今静冈县岛田市,从这里渡过大井川就是岛田宿场。德川幕府禁止在此修建桥梁,以防大名的反叛,因此渡河的行人都要雇佣川越人将自己背过河,货物要被放进特殊的箱子、大名的驾笼(轿子)要用辇台(特制的担架)才能过河。大井川波澜壮阔,北斋用重叠的波浪表现出水流的湍急。河中岸边行人众多,正是交通要道的繁忙景象。远处河堤后面是岛田宿场的房屋。富士山与波浪、河堤的曲线相互呼应。宿场旗帜和河中箱子上分别写着“永”、“寿”二字,行人风吕敷(包袱布)的纹饰也是西村屋的标志。

45、身延川里不二

落款:前北斋为一笔

横大判锦绘

长37.5,宽28.3厘米

高见泽研究所1971年版

制作:高见泽忠雄

身延川是富士川的别名,为日本的三大急流之一。本作描绘的地点位于今山梨县南巨摩郡身延町。“里不二”是从今山梨县一侧(北麓)看到的富士山。前景中的旅行者或骑马,或步行、或坐轿,前往日莲宗祖山久远寺朝圣。富士川湍急的河水被表现得波澜层叠。云雾之上奇峰险峻,富士山山巅在两峰之间。

46、诸人登山

落款:前北斋为一笔

版元印:永寿堂(朱文)

横大判锦绘

长37,宽25.3厘米

高见泽研究所1971年版

制作:高见泽忠雄

本作是《富岳三十六景》中唯一描绘山上场景的作品。一群身着白衣、手拿登山杖的行人正在崎岖的山路上攀行。有些人已经到达了右上方的洞穴中。清晨的阳光中,岩石表面反射出天空中的粉色。富士山作为圣山,民众对它的信仰在江户时代极为流行,每年都有大量朝圣者攀登富士山


分享到: